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在泥泞湿滑的路上行进
发布日期:2017/6/5 浏览数:690
水口山,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,也是重金属污染的“代名词”。2017年5月11日,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在湖南省衡阳市开展下沉督察。根据白天掌握线索,督察组成员邓军在华南督查中心喻旗处长的带领下,深夜重返常宁水口山,暗查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违法排污问题。
从5月11日晚10时许至5月12日凌晨3点多,在持续不断的大雨中,喻旗和邓军彻夜排查有关企业。头顶电闪雷鸣,脚下泥泞湿滑,为了取证采样,他们时不时陷入半腿深的泥浆,一不留神就丢了鞋子、摔了跟头。喻旗像一位火眼金睛的老猎人,踩着他的脚印,我们避过坑塘、沟渠、暗涌、塌陷区等危险,发现了不少问题。为寻找湘江沿线排污口,记者跟随督察人员爬上了一条两脚宽的小道上,左侧贴着企业外墙,右侧就是几十米高的陡坡,下面滔滔江水川流不息,终于在杂草灌木的掩盖中,摸索到一条隐蔽的长阶,通往坝底的排污口。野外的漆黑吞噬了手电筒微弱的光线,督察人员却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找到了排污口。这不仅依赖于对地形地貌的准确感知,更需要对排污企业工艺流程的充分掌握。大雨中敏锐的方向感,正是源自强烈的责任心。
图为邓军发现水口山第三冶炼厂废水直排湘江。经检测,他采集的这一水样重金属严重超标,铅超标20倍、镉超标7.9倍、砷超标4.7倍、锌超标3.8倍。目前,这一涉及刑事犯罪的案件已移送当地公安机关办理。在画面之外,是锁定另外两家企业污染环境犯罪证据的喻旗。年近六旬的喻旗英勇矫健、机智果敢,享有“督查第一尖刀”的美誉,也被年轻人奉为“精神灯塔”。他所到的渗坑和涵洞,却因地势过于艰险,其他人无法抵达,而没有留下照片。随着他的手电筒渐行渐远、消失不见,真希望划破长空的闪电再多停一秒,让我们看清他那条艰险的路程、独行的身影。
等到完成现场调查,记者已是浑身湿透,白天被打出血泡的脚又被泡的发白,晒脱皮的胳膊又被蚊虫咬了不少红包。